黄昭龙简介 黄昭龙,蒙古族,2011出生。海口市海瑞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10岁前加入海南省作协、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华语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网签约作家,上海《少年日报》兼职编辑。7岁105章童话在中国科协《科幻画报》连载。有500余篇小说童话诗歌发《星星》《绿风》《扬子江》《散文诗》《海外文摘》《青年文学家》等文学报刊(50万字)。获中国东丽杯孙犁文学奖、第四届珠...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正是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人们第一次尝试做某件事时,往往缺少经验,所以,第一次又是充满了苦涩与泪水的,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一个人只有在失败中历练,吸取经验,才会孕育成功。 但是,我想说,尽管事情的开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不过我们不能只在失败中寻找成功,而是应该下定决心,认准目标“...
大一上学期,在图书馆,我偶然碰见了这本名叫《看见》的书。柴静,嗯,总觉得这个名字似曾相识。搜索了一下,才知道她是央视记者,主持人,还是个貌美如花的女子。 这本书,与新闻有关,我本身也是学新闻的,不免引起了我的好奇感。只是,我那时还没对新闻产生那么强烈的兴趣,也从不知一个新闻工作者可以传递如此强大的正能量。看完了这本书,我第一次对新闻产生了强烈的喜爱感。也是这本书,让我突然有了想成为和柴静...
最近“绝望的文盲”,火上热搜。记者问某明星对演的历史人物想说什么?对方说不出个所以然。央视更是发长文怒批,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其实长远想想,比文盲,更可怕的是不了解历史。生活中偶尔有人会问对某段历史、某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也会语无伦次,毫无见地。读过很多历史书,但也说不出个方方面面,兴衰所以然。直到最近读到一本书,真是让我瞬间上头。熬了几天大夜读完,有些篇章更是读了一遍又一...
杨绛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
1、贾平凹——中国当代文坛的“教父”,小说写得顶呱呱,没得说。兼修书画,就是长得有点像“兵马俑”。他是中国当代名副其实的长篇小说之王,写什么像什么,中国文坛的代表人物。2、陈忠实——文学“陕军”的代表人物,在自家的土屋写出大作《白鹿原》,越看越像个“土八路”。他能多年静心写作,非一般百姓能坚持,太有才了,文章后厚重了,像厚厚的黄土高原。3、史铁生——身残志坚的好男儿.清华毕业生,注意...
张洁那个时候张洁应该还年轻吧。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可以梦想。于是,她说,爱可以这样,是如此难以忘记。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眼看这文章就喜欢上了,而且喜欢了很多很多年。 每次再看,依然会有相同感悟。后来才明白,我也可以如那位母亲一样。遥远的惦记一个人,而不去走近。回忆和他的点点滴滴。 在和他交错的时候,心悸动,手指尖冰凉。 我崇尚这种爱情。 20年来,他和她一直彼此占有。灵魂上。...
人们都说,音乐能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而我却一呼“文学才是灵魂的建筑师”我爱文学,这种喜爱是无法用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在浩荡的知识海洋上,我与文学结伴,颠簸在波涛上,一任海风的吹拂和击打。文学如同一位青春少女,翩翩起舞,那舞姿犹如风中的柳条在飘拂,那婀娜多姿的身材让人沉醉,我经常为之着迷。当我们快乐时,通过文学可以把欢乐与他人分享;难过时,文学又可为你解忧,读读文学又可放松与释然。文学如同夜晚...
博客又名网络日志,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及信息产业技术蓬勃发展作用之下一种操作极为简便的个人信息形式。在博客这一信息载体的作用之下,现代社会大众能够以博客所构建的虚拟化空间环境为平台,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地就客观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言论,其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学而言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要少得多,对于文学创作主体的扩展性而言也是尤为关键的。作家博客的出现标志着博客文学的形成,其在规范...
【关键词】边缘化艺术创作常态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边缘化”是文艺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这一词汇背后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类。一类是“话语权力”的失落型,即相对于建国初期17年,文学作为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话语”之一的状况,新时期文学却不再具有这种生存状况,感到自己被“权力”冷落和边缘化。一类是“断奶”的失落型,即相对于建国初期17年文艺创作体制的团体化和组织化,新...
“文学研究”一经戴上科学的桂冠,就意味着将永远陷入科学本质与文学本质之间的纠结与困惑之中。一方面,科学本质要求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实证方法来无限地接近真相。另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文学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复杂的内心情感,千差万别的经验和常识,理性和科学在进行简单的归纳时都常常显得无能为力,更何况要接近真相,达到真理!这是感性确定性的种类与个体的问题,种和类为第二实体,个体是第一实...
写作文学评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研读作品,找出特色。一篇文学评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论述作品的成败得失,写成洋洋可观的长篇论文;可以取其一点评判作品的瑕瑜优劣,写成娓娓叙谈的短章随笔;可以专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可以着重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是,一篇评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作品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去评论,才会有特色,有深度。(二)抓住重点,深入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