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昭龙简介 黄昭龙,蒙古族,2011出生。海口市海瑞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10岁前加入海南省作协、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华语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网签约作家,上海《少年日报》兼职编辑。7岁105章童话在中国科协《科幻画报》连载。有500余篇小说童话诗歌发《星星》《绿风》《扬子江》《散文诗》《海外文摘》《青年文学家》等文学报刊(50万字)。获中国东丽杯孙犁文学奖、第四届珠...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正是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人们第一次尝试做某件事时,往往缺少经验,所以,第一次又是充满了苦涩与泪水的,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一个人只有在失败中历练,吸取经验,才会孕育成功。 但是,我想说,尽管事情的开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不过我们不能只在失败中寻找成功,而是应该下定决心,认准目标“...
大一上学期,在图书馆,我偶然碰见了这本名叫《看见》的书。柴静,嗯,总觉得这个名字似曾相识。搜索了一下,才知道她是央视记者,主持人,还是个貌美如花的女子。 这本书,与新闻有关,我本身也是学新闻的,不免引起了我的好奇感。只是,我那时还没对新闻产生那么强烈的兴趣,也从不知一个新闻工作者可以传递如此强大的正能量。看完了这本书,我第一次对新闻产生了强烈的喜爱感。也是这本书,让我突然有了想成为和柴静...
最近“绝望的文盲”,火上热搜。记者问某明星对演的历史人物想说什么?对方说不出个所以然。央视更是发长文怒批,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其实长远想想,比文盲,更可怕的是不了解历史。生活中偶尔有人会问对某段历史、某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也会语无伦次,毫无见地。读过很多历史书,但也说不出个方方面面,兴衰所以然。直到最近读到一本书,真是让我瞬间上头。熬了几天大夜读完,有些篇章更是读了一遍又一...
杨绛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